站内搜索 |
详细信息 孩子在幼儿园经常会出现打架事件,对于如何处理这类事情,父母们态度各异,分为以下两个派别
“忍让”派:不能以暴制暴
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父母都表示自个的小宝挨过别的小宝打,班里甚至有一些专门欺负其他人的“小宝王”。有父母认为不应当教小宝“以暴制暴”。小宝拒绝‘动
手’未必就是懦弱,而是善良的表现,作为父母这个时候不能责备他,而应当认可他。动手处理不了问题,这样你打我,我打你,最后受伤也是小宝。小宝对父母来说都是婴儿,伤了谁都不好。
“反击”派:挨打了就要打回去
网友:“闺女语宝儿前几天从幼儿园回来,说有个小朋友(男孩儿)用手故意打了她脸一下,我问她还手没有,她说没有还手。我说那你别跟我说,以后在外面受了欺负,
记住要还手,打不打和打不赢是两回事儿。打输了回来,我向你检讨,是爸爸我授艺不精,咱以后继续练;打赢了回来我给你庆功,别干那告状打小报告的事儿,闺女也不知道听没听明白,反正特认真地对我说好!
以上两种观点曾经引起了无数网友的热烈讨论,但是还是争执不已。孩子打架是经常出现的事情,相信我们每个人小的时候都有所经历。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林君表示,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,都有他们世界的游戏规则,成人不要用自己的规则去“掺和”孩子的世界。对于孩子之间的斗争,父母要做的就是要让孩子明白以下几个方面:
1.能想出躲避或求助的办法,也并不总意味着怯弱,有时反而是机智的表现,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。
2.教导孩子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,对比双方战斗力,以及老师的态度,决定自己是还手、躲避、和这个孩子化敌为友,还是去请大人帮忙。
|